咨询热线:18898284
70
“悯农”的“悯”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同情、怜悯。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《悯农二首》,诗中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,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。“悯”字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理解和同情之心。
以下是关于“悯农”及“悯”字的详细解释
1. “悯”字的解释
- 同情;怜悯。
- 表示对遭遇不幸或困境的人的关心和体谅。
2. “悯农”成语的出处与背景
- 出处唐代诗人李绅的《悯农二首》。
- 背景唐朝时期,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基础,但农民劳动强度大,生活艰苦。李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注。
3. “悯农”成语的意义
- 唤起人们对农民的同情心和尊重,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。
- 反映了古代社会阶级矛盾的一个方面,即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。
综上所述,“悯农”中的“悯”字传达了对农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之情。

悯农的悯:字面意义与深层含义的探讨
悯农的悯是什么意思
“悯农”是一个在中国文化中广为人知的成语,源自唐代诗人李绅的《悯农二首》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。然而,“悯”这个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?本文将从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。
一、字面意义的“悯”
“悯”这个字在汉语中有“怜悯”、“同情”的意思。它的基本含义是对他人的不幸或困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怜惜。《悯农二首》中的“悯”,正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贫困的同情和怜悯。
二、深层次的“悯”
尽管“悯”在字面上是怜悯的意思,但在“悯农”这个成语中,它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意义。
1. 对劳动人民的尊重
在中国古代社会,农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,他们的辛勤劳动支撑着整个国家的经济。李绅通过“悯农”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对他们生活的关心。这种尊重不仅仅是对农民的怜悯,更是一种对劳动价纸的肯定。
2. 对社会不公的批判
“悯农”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。农民在封建社会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,他们的劳动成果常常被忽视或剥夺。李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种不公正现象的愤慨和对农民境遇的同情。
3. 对未来世代的忧虑
李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,还表达了对未来世代的忧虑。他认为农民的贫困和苦难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,因此呼吁社会关注农民的福祉,防止社会动荡。
三、文化背景的影响
“悯农”作为一种文化符号,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丰富和发展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,“悯农”所承载的意义也有所不同。例如,在宋代,诗人陆游在《初夏闲步村落间》中也写到了农民的艰辛:“绿桑交阴覆小溪,久于树下戏儿嬉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陆游的诗句同样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,但更多地强调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餐桌上的节约意识。
结论
“悯农”的“悯”不仅仅是对农民的怜悯和同情,更是对劳动的尊重、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未来世代的忧虑。这个成语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社会寓意,成为中国文化中对农民关怀和尊重的重要象征。通过对“悯”字的深入分析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“悯农”这一成语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。
参考文献
- 李绅. 悯农二首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1979.
- 陆游. 初夏闲步村落间[J]. 诗词全集, 2018(05): 45-46.
(注:以上参考文献为示例,实际写作中应引用相关书籍和文章作为权威依据。)
打折热线:180⒏982⒏470

关注公众号获取实时房价信息

海南房产咨询师



















